犀牛鬣蜥是寵物市場中能見度巖鬣蜥屬 (Cyclura) 成員之一,犀牛鬣蜥屬華盛頓公約CITESI物種,分為:「藍牛」 「紅牛」 「獨角」3個品種,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犀牛鬣蜥飼養技巧,一起來看看吧。
犀牛鬣蜥屬華盛頓公約CITESI物種,分為:「藍牛」 「紅牛」 「獨角」3個品種。雄性體長1.1—1.4米,雌性1—1.3米。無論雌雄,見體型1米2左右,短程奔跑速度快。犀牛鬣蜥脖頸,背部延伸尾部有棘刺,脖頸到尾部棘刺縮小,到尾端消失不見,犀牛鬣蜥四肢,前後四肢是五指爪,呈黑色。後腿外側第二根腳趾,感知周圍天敵或獵物造成顫動,而衍變進化來。有一個作用,交配時用來刺激雌性蜥蜴。
和大多數鬣蜥一樣,犀牛鬣蜥是屬於日行蜥。擅長攀爬,樹木、岩石、只要可攀登地方都有他的蹤跡,領地意識強。天敵或同類雄性靠近時,會主動迎擊並發出嘶吼聲警告,如果對方離開會其撕咬,如果遇到敵人時,會鑽入岩石中躲藏。若可躲時,會以猛衝方式逃開。犀牛鬣蜥和大多數鬣蜥一樣,屬雜食性蜥蜴。鼠、昆蟲、小蛇、小型蜥、小型鳥類、仙人掌、青菜、草、花果、根莖,沒有不吃,但是後植物主,幼體飼養多肉、昆蟲主,生長速度快。
至於犀牛鬣蜥性格,那實在得起它們名字,牛,知道後會怎樣,我家這位現在70不到,我去惹他,想去抓它話,它會拚命掙扎,沒地方躲了,腦袋撞,真不知道頭上那個角不是用來撞人,不過它們爪子沒有ig那麼,殺傷力,不過那力氣,我養過所有蜥蜴裏牛,我每次抓它是不管它反抗,一把抓起,説來怪,只要它抓起後,就任你折騰了,動不動,撫摸它,知道它是認命了是覺得,會享受閉上眼睛,這時候就算它翻過來,它會反抗了。所以總結下來,犀牛鬣蜥ig和水龍結合體,動與靜矛盾體。
生態習性:我想,所有鬣蜥迷犀牛鬣蜥陌生,但是因為犀牛鬣蜥是列為 CITES I 保育類動物,在台灣禁止飼養、繁殖買賣,所以讓愛好者們望,但是因為犀牛鬣蜥其實全世界人工繁殖數量很多了,所以2020年10月開始,在台灣只要是可以證明是人工繁殖個體,可以合法飼養,這是台灣鬣蜥迷們福音。
延伸閱讀…
犀牛鬣蜥算是寵物市場中能見度巖鬣蜥屬(Cyclura)成員之一,個性而且飼養,而且綠鬣蜥還馴化,不過雄性個體具有領域性,雄性要4~5歲會達到性成熟,而雌性需2~3歲,每年4月份2~3週內繁殖期,交配可能持續15~20天,雌性懷孕期40天,於7~8月開始挖掘深達一公尺洞準備產卵,每次產卵2~34枚,孵化期85~90天(環境温度28~31℃之下),值得一提的是,犀牛鬣蜥蛋尺寸是所有蜥蜴中,牠們是壽命蜥蜴,學者推測,其壽命可能長達50年以上。
▲犀牛鬣蜥其實比綠鬣蜥要飼養繁殖,牠們鬣蜥還馴化,會神經質,在台灣其實有人工繁殖紀錄了。
延伸閱讀…
野外環境犀牛鬣蜥雖然主要地面活動,但會攀爬到樹上,屬於雜食性但以植物性主,植物莖葉、花朵與果實以外,野外牠們爾會吃一些節肢動物、小型脊椎動物泡軟的麵包豆類,所以如果過度餵飼話會過,縮短壽命,人工飼養方式其實可以完全綠鬣蜥,牠們是日行性蜥蜴,需要大量UVB照射,環境温度白天設定攝氏28~35℃,到了夜間可以降至攝氏20℃左右。
型態特徵:本種是十分鬣蜥類,頭部及軀幹部,頭顱後方有兩塊增大隆起物,吻端有角狀突起物,四肢、體型,看起來霸氣,成體體長1~1.2公尺,可達1.5公尺,體重4.5公斤,可達10公斤,雄性體型於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