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黃子佼專欄】一趟國際昆蟲博覽會,讓我和太太從此掉進豢養爬蟲類坑。牠們線條、色彩與野性,會叫、會笑,讓人讚嘆造物者,孕育出如此迷人魔性生物。
去年2月9日,我和太太去花博公園逛台灣國際昆蟲博覽會。昆蟲豢養,我們一知半解,屬假日看展外一次探險,沒想到開眼界。明明結束,場館裡人山人海(有講座),交易互動熱絡,商機生機。許多昆蟲體型外型品種而變化多端,印象中完全。
當時,太太腦洞大開,爬蟲,我著讚嘆,拉著衝動她。後來思考,她選擇了「豹紋守宮」作為寵物。牠皮面像生雞皮,看起來像人身上雞皮疙瘩,所以命名「黃疙瘩」。
爬蟲線條美,野性獨具
跟著太太,我愛上牠們,看到很多把守宮家配上場景,拍出很多超萌圖。是!守宮會笑!有時嘴角平行,但不時會有微笑弧線。有人説像龍,但眼睛像蛇。
守宮、壁虎、蜥蜴,基本上是一家,我們養豹紋守宮,體積,紋路變化多,會發出小聲響,屬夜行動物,冬天加熱墊保暖,習慣吃蟋蟀生物(所以要養蟋蟀)。我們養王者蜥蜴「藍華麗」,家空間是守宮5倍以上,日行動物、不到傍晚躲起來睡覺,白天燈加温,40度。牠吃飼料,吃菜吃葉,我此種了桑葉。
兩者會脱皮,守宮脱皮後會直接吃掉,收集,頂多拍下縮時影片做紀念,我留了一些美的碎片,有些玩家還收集很多套皮衣呢。
牠們畢動物,要小心呵護,像守宮有斷尾求生習性;蜥蜴若吵到牠睡覺,可能鼓起肚皮扭動。兩者咬人,但有逃脱本性,好險我們找回。有次黃疙瘩撞到玻璃門,突然翻肚不動;蜥蜴有適應馴化問題,只能去看病。
豹紋守宮(學名:Eublepharis macularius)稱豹紋擬蜥、豹紋壁虎,身體上花紋類似豹紋而得名。廣泛分佈於中亞地區,生活乾旱灌木林裡,多昆蟲食。近年來,一些青少年喜歡飼養爬蟲類寵物,而蛇、蜥蜴、壁虎爬行動物成為了熱門寵物。豹紋壁虎體色奇特、性格温馴,因此成了一些寵物者理想選擇,於不法商人捕捉豹紋壁虎到寵物市場上出售,加上產地灌木林人類破壞,使豹紋壁虎生存出現了危機。
豹紋守宮是地棲性和晨昏性蜥蜴,能亞洲高原地區和阿富汗到北印度一帶發現,像大部分守宮,豹紋守宮具有可活動眼瞼,於牠們爪並有吸盤,故此不能夠爬到處。它發展成一種能夠人工飼養寵物。
豹紋守宮第一次描述是動物學家愛德華·布萊思1854年以Eublepharis macularius學名描述[1]。屬名Eublepharis是希臘文混合字,「eu-」代表「」和「-blepharos」 代表「眼瞼」, 擁有眼瞼是豹紋守宮特徵,是區分它和其他亞科守宮方式,他們缺少像壁虎奈米結構,皮膚不光滑、和晨昏性習性[2]。種小名macularius 是拉丁文中「macula」意思是「斑點」、「污漬」,形容本種生物天然斑點狀斑紋。 豹紋守宮和很多守宮具關聯,如肥尾守宮和banded守宮。Eublepharis屬下有4個物種,其中一種分類另一種亞種,因此,豹紋守宮有5個亞種。
豹紋守宮原棲地是巖地、乾草原和南亞(阿富汗、巴基斯坦、西北印度和伊朗部分地區)沙漠地區。這些地區冬季温度可以到10°C(50 °F)以下,使地底下動物進入半冬眠狀態(brumation),儲存脂肪存活。豹紋守宮是晨昏性爬蟲類,他們白天巢穴中休息,並等到黃昏或清晨,等到温度時候活動[3]。豹紋守宮獨來獨往,而且不會和其他動物同居(繁殖外其他同類來,雄性之間會爭奪地盤而衝突)[4]。
豹紋守宮體型其他守宮物種要,剛孵化個體大小介於6.5到8.4CM(2.6到3.3英吋),體是3公克,成體是20.5到27.5CM(8.1到10.8英吋),體重是45到65公克。野外個體體色暗沉、灰暗、黃褐,人工飼養個體不然。人工飼養個體是培育品系,無論是顏色或是斑紋。豹紋守宮皮膚,可以保護他們免於砂粒和巖地傷害,他們原生棲地乾燥環境,他們背部布滿小隆起,讓他們背部顯得,然而腹部皮膚是透光、、。所有爬蟲類,豹紋守宮會蜕皮,脱皮前幾天,她皮膚會原本顏色變成透明灰白色[6]。成體一個月脱一次皮,幼體脱皮頻率,有時候一個月會脱兩次[7]。守宮會把脱下來舊皮吃掉,露出底下那層豔皮膚[8]。關於守宮吃掉自己舊皮理論有二 : 野外吃掉自己舊皮來隱藏自己行蹤[6];另一理論是皮能提供蛋白質和其他維他命[7]。
豹紋守宮是外温動物,他們白天,他們睡眠時吸收温度和能量夜間狩獵並消化食物。他們腿,使得他們迅速,他們指爪讓他們能夠爬上枝條和岩石。豹紋守宮頭部兩側有開孔,耳孔,耳孔有一層鼓膜包覆和保護,他們透過耳孔來定位獵物。豹紋守宮尾巴且;尾巴代表豹紋守宮。人工飼養下,可以透過餵食蠟蟲(蠟蛾幼蟲)來加粗他尾巴,但是蠟蟲含有多脂肪,不能夠充分提供守宮需要養分[9]。豹紋守宮可以餵食乳鼠(日齡大)來加粗尾巴,但蠟蟲,乳鼠養分一,營養價值。專業繁殖者建議餵食豹紋守宮裹上營養粉末蟋蟀。守宮尾巴斷落後可以再生,然後再生尾顯得短胖,而且不會和最初外表[4]。
Eublepharis屬和其他守宮,他們腳趾上有奈米結構,所以牠們無法爬上牆壁表面。
豹紋守宮是polyphyodonts,意思是他們終生換牙,他們3到4個月會換掉100顆牙[10]。完全發育牙齒旁邊有正在發育牙齒,正在發育牙齒是牙髓層中生牙幹細胞產生[11]。
豹紋守宮受到時尾巴其衝。當尾巴受到時,他尾巴會縮小,直到受傷部位脱落。如果狀況迫使尾巴脱落,他會變。
豹紋守宮基底顏色分佈色到棕橘色,全身或半身斑點覆蓋。他們顏色色素細胞提供,這些細胞存在於大量爬蟲類、兩棲類、鳥類和某些昆蟲之中。色素細胞基於他們提供顏色可以細分多種,包括xanthophores(黃色)、erythrophores(紅色)、iridophores(虹色)、leucophores(白色)、melanophores(黑色)和cyanophores(藍色)。野外豹紋守宮皮膚包含黃色和黑色,xanthophores和melanophores,人工培育品種可能有紅色和白色,erythrophores和leucophores。
豹紋守宮天敵有蛇、狐狸和其他大型爬蟲類。豹紋守宮敏鋭聽覺和視覺夜間能夠幫助他們逃離天敵。他們視覺和聽覺外,皮膚能夠隱藏他們行蹤。豹紋守宮味覺和嗅覺能幫助他們生存。他們日間會待地洞中,避開高温同時避免吃掉[4]。豹紋守宮具有自行脱落尾巴能力,當受到攻擊、尾巴抓住、交配時啃咬或是餵食時被另一隻咬住,這種行為稱為尾部自割,尾部脱落後能夠抽動三十分鐘之久,讓豹紋守宮能逃離獵食者[12][13]。尾骨骨折使得尾巴能脱落,血管收縮使守宮免於失血過多危險。尾部自割守宮造成生存壓力,因為守宮會脂肪儲存在尾部[14]。尾部自割,守宮會生長他尾巴。失去尾巴會增加守宮患病機會,極少數情況會造成死亡[4]。再生尾顏色和尾,但是花紋會;和尾比起來,尾、缺乏硬度,。再生尾尾且。
雌雄二形性定義同一物種雄性和雌性表形差異。雌雄二形性可動物中普遍發現[15],豹紋守宮和其他爬蟲類,它存在於成年雄性與雌性個體中,但幼年個體中分辨。可以從腹面決定豹紋守宮性別,雄性具有肛前孔和兩個凸囊,雌性則具有孔且不具凸囊[4]。
雄性能夠藉由嗅聞其他豹紋守宮皮膚上費洛蒙味道來分辨性別。求偶期間,雄性會其他雄性表現出侵略性,雄性會自己從地面舉起,並張開四肢、弓起背,露出舌頭。接著會衝刺並有力啃咬方,此舉能劃破對方皮膚,會造成。脱皮前或後,雄性會持續表現出發情行為[16]。
爬蟲寵物有哪些?爬蟲類動物以來視為寵物之一,然而飼養門檻、照顧時間、安靜吵鬧特性之下,開始有多人飼養爬蟲類,因此本文對有你,介紹 8 種見爬蟲類寵物,讓你牠們有基本認識,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爬寵!
於多數人來説,養龜等同於吉祥、長壽象徵,加上飼養門檻、多數價格入手,使烏龜成為熱門爬蟲寵物選擇。雖然烏龜種類多元且,但大致上可以分為「陸龜」和「水龜」 2 大類:
水龜稱澤龜,多數飼養門檻且存活,但乾水質維護,否則引起細菌感染或導致皮膚病。適合入門飼養水龜,像是:巴西烏龜、台灣長尾龜(斑龜)、麝香龜、黃頭側頸龜(忍者龜)。
陸龜飼養條件嚴格,因此除非有深入瞭解,否則建議新手飼養,飲食、温度、濕度、照燈控制之外,陸龜體型、壽命,後飼養空間和幾 10 年起跳壽命,是考量。適合入門飼養陸龜,像是:蘇卡達龜、歐系陸龜、腿陸龜。
上述介紹中可以得知,陸龜水龜於「體型」與「飼養環境」,但無論是飼養何種,要考慮到自身能力是否有辦法照顧!
豹紋守宮(稱:豹紋壁虎)屬於瞼虎科(擬蜥科)爬蟲動物,是我們平時稱為「壁虎」品種之一,是台灣受歡迎爬蟲寵物;因為價格之外,豹紋守宮有多花紋,且體型蜥蜴,成體全長只有 20~25 公分,加上飼養環境打理、適合養家中,因此成為多數人爬寵首選。
而豹紋守宮是地棲型(地面生活)和晨昏性(清晨和黃昏時間內活動)動物,且大部分守宮,豹紋守宮具有人類眼瞼,這是稱瞼虎科爬行動物由來,牠們是數有眼皮守宮,因此可以做出閉上雙眼動作;但於牠們手腳是爪子而非吸盤,所以不能像壁虎一樣,能夠爬到處,不過守宮擁有特徵,那「自割 (遇到威脅時會斷尾逃生)」。
除此之外,雖然守宮發展成多人工繁殖爬蟲寵物,但其實野生豹紋守宮主要是出沒於巴勒斯坦、阿富汗到北印度一帶沙漠,因此適應台灣氣候,25~32 度是合守宮生活温度,但同時要注意要濕度控管,有飼養環境要分為、熱區。後要注意是,豹紋守宮獨居動物,即便是同為雌性可能會打架,因此建議混養。
延伸閱讀…
肥尾守宮(稱:雙頭守宮)主要分佈於非洲西部奈及利亞西部到塞內加爾,於個體尾部儲存了大量脂肪和水分,因此看起來,是自割過再生尾,程度頭部,所以稱作「雙頭守宮」。
而肥尾守宮親「豹紋守宮」一樣是屬於瞼虎科(擬蜥科)爬蟲動物,加上體型豹紋守宮差不多大小(豹紋守宮大,約 22 到 28 公分),因此許多人會將肥尾守宮豹紋守宮混淆,因為 2 者外貌是相似了,但是有些差別,以下列出肥尾守宮豹紋守宮差異表:
鬆獅蜥屬於鬣蜥亞目中飛蜥科,是分佈於澳大利亞東半部地棲型(地面生活)、晝行性(白天活動)動物,成體全長 40~55 公分,適合生存於温度 23~35 度之間,濕度 50%~60% 之間環境,且飼養。
而鬆獅蜥面部外表特徵有許多棘狀鱗片小突起,看起來像是鬍子一,因此有「Bearded Dragon(鬍子龍)」稱號;而守宮,鬆獅蜥遇到威脅,並會自行切斷尾逃生,而是透過「鼓脹顎」方式,來嚇跑威脅者。
除此之外,於原生地氣候關係,鬆獅蜥需要大量紫外線,因此要額外使用照燈(如:UVA、UVB、夜燈),且適量曬太陽,才能使牠生長。雖然聽起來麻煩,但其性格温馴、可愛、像條狗個性,使鬆獅蜥成入門爬蟲寵物首選!
變色龍屬於鬣蜥亞目中避役科,是分佈於非洲東部馬達加斯加樹棲型(指樹上生活,有少數變色龍為地棲型)、晝行性動物(白天時間活動),其品種多元、體型差異,從全長 60~70 公分國王變色龍,到有 2 公分侏儒變色龍有。
而變色龍雙眼 0 死角高度環視空間,使牠擁有 365 度視覺功能,而舌頭長度軀幹同等長,且舌尖上面附著黏液,目的是迅速捕食附近昆蟲;是,變色龍前、後肢, 2~3 指合併而成,使牠善於樹上攀爬,而尾巴部分是喜歡纏繞樹上,皮膚是顆粒狀鱗覆蓋,會仰賴身上色素細胞來進行變色。
不過,並非所有變色龍會變色,一部分變色龍會因為周遭環境而變色,作為保護色來保護自己,避免遭受敵人攻擊。另一部分是體色表達現狀情緒,處於放鬆狀態時,皮膚會呈現綠色;而恐懼、興奮或是求偶時,會變成黃色、紅色,生氣時會呈現黑色,體温過時是白色。
是,年齡性別佔一部分因素,大部分只有成年雄性變色龍會變色,因為雌性和幼體身上色素細胞非常少,所以即使變色豔,看不出牠們有變色,有狀況(如懷孕),可能會有色彩。
玉米蛇(稱粟米蛇、紅鼠蛇玉米錦蛇)屬於蛇亞目中遊蛇科,是分佈於北美洲半樹棲(樹上、地面生活)、夜行性(夜間活動)無毒食鼠蛇,成體 1.2 1.8 公尺,適合生存於温度 22~30 度之間,濕度 50%~70% 環境,主食為老鼠,但大部分會吃蜥蜴、鳥類、雞、蛙類。
而玉米蛇是蛇類,加上品系、色彩變化多、體型、價格、飼養門檻,因此是目前寵物蛇,不過關於「玉米蛇」名稱由來眾説紛紜,有部分人説,牠腹部斑點狀花紋看起來像玉米,有部分人認為,是牠們出玉米糧倉。
玉米蛇壽命 10~20 年左右,飲食方面大部分是食小白鼠,幼體 5~7 天吃一次,成體是 7~14 天吃一次,需要注意是,小白鼠尺寸玉米蛇個體(幼體吃乳鼠),餵食過小白鼠。
延伸閱讀…
除此之外,要選擇封閉性飼養箱,因為蛇類是愛逃家爬寵,之前香腸(上圖逃亡者)逃家,結果躲我媽衣櫥裡,她嚇個半死(後果不堪設想),然而這只是案例,如果是逃到外面玉米蛇,基本上找回來了。
女士們檐蛇、蜥蜴四腳爬爬會聞風喪膽,90後女生Foey這些爬蟲類動物情有鍾。現時她家中養了超過7款爬爬,願意牠們放棄一份收入政府工,轉型去爬蟲水族用品店裏打工,寓工作於娛樂。
嬌小玲瓏90後Foey,同齡女生大多數喜歡逗貓遛狗時,她愛「撩」蜥蜴、烏龜爬蟲類動物玩,另類。「我個有這癖好,爬爬有,金魚街會叫爸爸買隻巴西龜我,或者在家裏見到檐蛇會想捉來養。」
Foey人生養第一隻爬爬,爸爸送巴西龜。到社會後,她「扲荷包」買了隻盾臂龜自己。盾臂龜,稱蘇卡達象龜,是全世界第三陸龜,成年身長可逾80釐米,體重可達200磅,十分巨型。
「時候養巴西龜時,可能錯方法,會養死。到大個有能力養龜後,我想盡能力養牠們。有次機緣巧合下找到一間爬蟲水族用品店,去請教闆店員該如何飼養、需要甚麼器材設備,他們及細心解答,自此成為好友。」
每逢放假或時,她會把握機會落舖頭打躉,後來日久生情,愛上舖頭內其他可愛爬爬。「令我印象是老闆養的一隻蜥蜴巨人守宮,外形像樖樹,大大隻有保護色,驟眼看確有點令人生畏。但當抱上手後,原來牠可以地伏你身上,皮膚質地像絲絨般軟綿綿、滑捋捋,深深地吸引了我。」
自此,Foey開展了她養蜥路,現時家中同時養了巴西龜、盾臂龜、阿達伯拉象龜,以及澳洲無耳蜥、巨人守宮、白化藍泰加及棘皮瘤尾守宮蜥蜴。但無論是龜、蜥蜴或是變色龍也好,每個品種飼養方法及所需要居住環境,她來説是一種挑戰。
「養爬爬是提供適合原生環境牠們,例如是泰加蜥,雖然可適應2030度温度,但開太陽燈,晚上開暖毯。如盾臂龜保持27度,所以要開暖燈,而且體形,要放養,不能放缸內。有些爬爬要設製機、風扇或噴水,每隻需要,是牠們處。」
Foey續指,其實養爬爬困難是最初帶其回家時,要瞭解牠們原生棲息地需求,牠們重塑出「家感覺」,後需花多時間打理。但她不諱言,有試過蝦碌的時候。
「有次發現家中一條巨人守宮缸罅隙走丟了,怎樣找找不到,囑咐家人幫忙留意。怎料爬爬老長輩找到,惟有戰戰兢兢地個筲箕蓋着牠。」,父母早知Foey到鍾情爬爬,從不介意她養之餘,沒有阻止她變成事業。
「我做了5年政府工文職人員,工作有規律及刻板,過着每日如是生活。於當時每逢放假會去爬爬店,覺得那裏工作氣氛截然不同,來客人是同道中人,氣,而且日日可以住自己喜歡動物,多了份開心及活力,決定辭職到店裏打工。」
很多女生見到爬爬會「嘩」聲四起,但Foey説其爬爬有一面。「例如未接觸蜥蜴前,驟眼看會覺得牠們是有攻擊性,但認識品種後,是另一回事。如鬣蜥外表隻,背脊有刺,其素食者,很多主人會遛狗帶出街。」
她發現近年多了父母帶小朋友來爬爬店選購蜥蜴,作子女入門寵物。「香港地方,可選擇寵物類型多,負擔到一隻貓狗使費或空間,所以會轉為揀入門級爬爬,希望子女能培養責任心,體驗如何細到大照顧一隻寵物。」她説新手可考慮養豹紋守宮,購入設備大約數千元,或是行為動作豐富的鬆獅蜥,是港人熱門選擇。
最近將軍澳中心舉行《A FairyTAIL Christmas》活動,展出8款搜羅自全球各地爬蟲類動物,包括蜥蜴、變色龍及守宮,當中有二級保護動物。而這些爬爬由Foey工作爬蟲水族用品店借出,讓大家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這班可愛動物,她推介幾款睇爬爬明星。
有布滿啡鱗片圓尾巴,像一隻松果。身形圓潤,四肢短小,是其可愛處。個性,是少數一夫一妻品種。雄性松果伴侶死後,會陪伴屍身達3日,並會舌頭擦方。
二級保護動物,生活樹上大型蜥蜴,性情温馴,會攻擊人,是多人養寵物蜥蜴。而白化美洲鬣蜥是有白化基因,體色,眼睛如紅寶石剔透,是稀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