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3 飼料結構。飼餵琉璃金剛鸚鵡日糧配方(如表 1),上午 8:30 飼餵蘋果、葡萄漿果類,中午11:00 飼餵香蕉、玉米豆、雞蛋、青菜,下午 15:30飼餵花生、瓜子高脂食物。
我園飼養琉璃金剛鸚鵡多每年 4 ~ 7 月繁殖,每窩產蛋 2 ~ 3 枚,蛋殼白色, 25 g。孵化雌鳥獨自完成,孵化期 34 d,育雛期90 d。繁殖期琉璃金剛鸚鵡飼餵基礎上適量添加鈣片無機鹽防止產殼卵,每天增加雞蛋喂量,可促發情。育雛期增加雞蛋、鈣劑營養,保障幼雛成活率。進入繁殖期鸚鵡鳥舍,飼養人員應統一着工裝並戴冷色保護帽,應先用手輕敲鳥舍門窗幾次,提示鸚鵡有人員要進入,以免造成鸚鵡應激。
黃金剛鸚鵡飼養,黃金剛鸚鵡體86釐米。琉璃金剛鸚鵡羽毛黃藍色,十分,是胸腹羽毛。喉黑色,頰羽白色,並具黑色條紋。腹部羽毛金黃色,枕、背及尾上覆羽藍色,而且有金屬光澤。眼白色,嘴、腳黑色。這種鸚鵡特點是尾長佔體長一半。
金剛鸚鵡野外多棲息原始森林中,慣築巢於處棕桐樹洞內。喜歡生活平原並有河流隔離森林裡,愛成羣活動,早晚出來覓食。它們常用嘴協助雙腳攀緣於樹上,會雙腳抓住樹枝,頭部向下,呈倒掛姿勢。多春秋季節繁殖,巢穴築樹上。成對或羣活動,會紅翅金剛或緋紅金剛其他種類鸚鵡一起覓食或巖壁上啃食土塊。食物包括各種水果、種子、堅果、昆蟲。繁殖季節因地而異,巴拿馬及南美洲北部可能於2-6月進入繁殖期,而南美洲南部是8-12月間進入繁殖期。大約於3歲後有生青能力,每窩有3-4顆蛋,孵化期25
– 27天,3個月後羽毛成。
使用專業保温箱外,可以利用陶瓷燈泡或是磨砂燈泡來替代,使用10W~40W燈泡,依寵物箱大小通風情況而定
建議燈泡放置處一個角落,這樣幼鳥熱度自行調整燈泡距離,但切記不可使幼鳥直接碰觸到燈泡,避免燒傷。
如果幼鳥發抖或者活動力變弱,代表温度過;如果幼鳥張口且呼吸,表示温度過
沖泡奶粉:鸚鵡專用奶粉餵食温度應38~40度之間,過温度會幼鳥嗉囊,過度會使幼鳥拒食或者消化變慢
奶粉餵食:鸚鵡專用湯匙或者針筒靠近幼鳥嘴巴,幼鳥會開口,初到家幼鳥少量餵食,待嗉囊食物消化掉進行餵食,千萬不要過多餵食,觀察幼鳥適應後餵食
● 0-2周齡,3-4時喂一次
延伸閱讀…
● 2-4周齡,4-6時喂一次
● 4-6周齡,一天4次
● 6周齡以上,一天3次
● 8周齡以上,訓練斷奶,早晚可餵食一些奶粉,中餐餵食水果或者滋養丸
延伸閱讀…
● 10周齡以上,訓練斷奶,晚上可喂一次奶粉
黃藍金剛鸚鵡:別名藍黃金剛鸚鵡_琉璃金剛鸚鵡,鸚形目、鸚鵡科、金剛鸚鵡屬鳥類,原產於南美洲大陸北部及東北部,到巴拿馬東部和北美洲墨西哥地。野外棲息於海拔600m以下原始森林,喜歡生活平原並有河流隔離密林裏。發現於洪水週期性淹沒森林、稀樹草原和樹木沼澤區。1758年命名,無亞種。
見金剛鸚鵡,是色彩、體型鸚鵡之一,面部無羽毛,佈斑紋,像京劇花臉臉譜。容易接受訓練,與其他鸚鵡能,個性,愛親人特質使其受歡迎,各地鳥店、動物園地方可見。
頭體86-94cm,翼展104-114cm,尾長40-50cm,差不多佔體長一半,重1-1.4kg。整體色調為藍色,額部黃綠色,自額後整個上體翠藍色,眼先及頰部裸露,呈肉白色。嘴基部經眼睛下方耳部有3條黑色羽排列而成橫紋,眼先部有6-7條由黑色毛羽排列而成豎紋,頦部和喉部為黑色,耳後部胸部、腹部橙黃色,翅膀和尾羽紫藍色。虹膜黃色,鳥喙呈鉛黑色,爪子鉛灰色。叫聲大聲,早上與傍晚或興奮時。
喜成羣活動,大多早晨和傍晚覓食,中午炎時林中休息。能利用其強有力嘴協助雙腳樹上攀援,有時雙腳抓住樹枝,頭部向下呈倒掛姿勢。時候發出“嘎一嘎一嘎”叫聲,聲音十分,震耳聾。